联系我们

时政要闻
《GDP的未来》研究报告发布
日前,瑞信研究院发布题为《GDP的未来》报告,深入分析了以GDP作为经济发展指标带来的关键问题,并探讨了一些值得尝试的其他替代指标。报告中,瑞信研究院邀请知名专家,深入探讨以GDP作为核心指标来衡量经济增长和生活质量的利弊。以GDP作为衡量经济健康状况以及经济运行表现的有效指标是基于GDP能充分反映各阶层社会状况的假设。然而,随着一体化和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GDP已经无法准确反映这些变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瑞信研究院主席兼瑞信集团董事会主席Urs Rohner认为:“公共和私人决策者固守GDP这一个发展指标,忽视了经济增长带来的各种副作用。而且随着全球经济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已很难准确衡量社会的整体生产力”
《GDP的未来》的笔者指出了GDP指标在捕捉主要发展趋势方面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公共和私人决策者目前可选用的几种替换工具。对投资者而言,环境、社会和治理数据需求急剧增加。对于公共决策者而言,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多家组织在评估生活质量时,已开始考虑GDP以外的其他指标,包括接受教育的机会等。同时,围绕国民总收入(GNI)的争论也日益受到关注。虽然GNI的基本要素与GDP一致,但GNI会对外资企业以及外国居民创造的收入进行调整,因此更符合全球化的时代特点。此外,对于一些在全球经济中日益重要的活动(如金融服务、研究和开发))和技术(如共享经济),要收集到可靠的数据变得愈发困难。
作者: 记者李涛北京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