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时政要闻
时政要闻
全国工商联:立足特色创新机制 实现提案工作新突破

全国工商联:立足特色创新机制 实现提案工作新突破

在全国政协提案办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工商联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工商联系统的紧密配合下,全国工商联较为圆满地完成了2010年全国政协大会团体提案工作,提案数量平稳发展,提案质量不断提升,提案机制逐步健全,提案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新的成效。

  一、2010年团体提案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国工商联高度重视团体提案工作,充分利用人民政协这一重要平台,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10年我会共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报送团体提案24篇,书面发言9份。截至目前,已有5份提案入围全国政协重点提案。其中,《关于大力扶持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的提案》入选政协大会期间召开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场办理协商会,并被选登全国政协《重要提案摘报》呈阅中央领导。另有《关于加强引导、促进企业联合应对反倾销调查的提案》被列入重点办理协商提案,《关于加大城市垃圾处理管理及政策支持的提案》、《关于建立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的提案》《关于推广绿色低碳技术、推动绿色低碳建筑发展的提案》3份团体提案被列入重点摘报提案。

  二、做好提案工作的做法和体会

  1.规范的组稿程序是做好提案工作的重要前提。一份团体提案从初步意向到确定选题、撰写、正式定稿、上报政协,时间久、战线长,涉及诸多环节和人员。面对不同来源、内容多样的诸多选题,如何从中筛选、确定、形成最后的选题和提案稿,关系到提案最终的质量。我会把建立健全规范的组稿程序作为做好提案工作的重要前提。一是稳定稿件来源。结合工商联的工作对象与组织特点,建立了机关各工作部门、各直属行业商会、各省级工商联为“三大主体”的选题来源系统,稿件素材的来源更加广泛。二是规范工作程序。在工作安排上,我们力争及早动手、广泛发动,把提案工作贯穿于全年工作之中,将提案工作与调研工作、日常工作有机结合,从时间、程序、参与人员等等都形成了规范的制度,克服提案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避免短期行为。三是严格修改把关。在提案稿形成的关键环节,我们采取供稿单位修改与统稿单位修改相结合、集中修改与责任到人相结合的方法,使上报的每份提案都经过层层把关,集体讨论,反复斟酌,最大限度地确保了提案质量。

  2.立足工商联特色是做好提案工作的重要基础。就行业、领域专家的数量而言,我们比不上一些民主党派,但工商联建制齐全,有自己的特殊优势。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工商联,全国97%以上的县都成立了工商联,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我们有28个直属行业商会,对各自行业发展和市场运行非常熟悉;我们还联系着广泛的民营企业家队伍,对企业的微观运行也有切身的体会。同时,我们还有专门的参政议政委员会及其他专业委员会,并同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在理论研究方面也有独到之处。这些都是提案工作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也是工商联提案工作的特色和优势所在。2010年提案工作中,我们就充分发挥了工商联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优势,着力体现工商联的组织特色,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扩内需、促改革、增出口、惠民生的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以推动民营企业调结构、转方式为主线,就扩大民间投资、减轻民营企业负担等方面提出了问题和建议,对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关注更加突出,对行业健康发展问题的关注进一步深入,对“三农”问题、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等社会焦点问题持续给予关注,提案的覆盖面更广,与中心工作结合更加紧密。

  3.加大舆论宣传是做好提案工作的重要途径。提案不是内参,不是自拉自唱的孤芳自赏,提案的最终目的是要推动工作,广泛的社会影响也是促进提案产生实际效果,推动政府部门改进工作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会把做好提案的宣传工作作为扩大提案影响、增强提案工作效果的重要手段,不断拓展宣传工作途径,创新宣传方法,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进一步加强了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与互动,增进全社会对我会提案工作的了解。今年全国政协大会召开前夕,我们专门召开“全国工商联2010年团体提案工作新闻通气会”,向新闻媒体集中通报2010年全国工商联提案工作情况。会上,我会主管参政议政工作的副主席、研究室主任带头接受采访,就记者关注问题进行现场答疑,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20余家主流新闻媒体记者到会并现场提问,了解提案相关情况,宣传效果大大增强。今年《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路透社等一大批平面和网络媒体纷纷参与我会提案报道工作,一些提案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绿色低碳建筑、原油进口适度多元化、促进企业联合应对反倾销调查,鼓励、引导和扩大民间投资、推动民营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等提案和大会发言都得到媒体热议。

  4.培养高素质提案工作队伍是做好提案工作的重要保障。无论是发现选题还是稿件质量,提案工作最终是要靠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来完成的,这是推动提案工作长期开展的根本性问题和基础性工作。针对工商联行业商会提案工作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较大的问题,我们一方面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每年度召开专门的提案工作交流暨培训会,邀请相关专家讲授提案写作的基本技巧,组织提案工作人员学习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精神,开展全国工商联系统提案工作经验交流,提高机关工作部门与直属行业商会提案工作人员的选题甄别能力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积极扩展提案工作人员的知情明政渠道,每年年初组织提案工作人员参加全国政协举办的“国家部委工作情况通报会”,及时向供稿单位提供选题参考方向,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相关政府机构工作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去年,我们的提案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就提案质量看,重点提案、摘报提案的数量仍然较少。就提案的沟通机制看,还不够充分、顺畅,沟通的内容、途径还需要进一步丰富,特别是与承办单位的事前沟通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就提案的组织保障看,对提案工作的人力、物力投入相对还比较薄弱,提案工作人员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调查研究能力、选题甄别能力、文稿写作能力等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完善沟通联络机制,提高回复的质量和效率。建议全国政协进一步加强同承办单位的沟通联络,提高办理回复的质量和针对性。建立健全提案回复评价机制,加强对提案办理工作的督促,提高提案回复的效率。进一步加强提案工作的组织协调,形成由提案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牵头,各方密切配合的联合办理、整体推进、协调高效的提案工作机制。

  2.加强对重点提案的后续跟进,推动提案落实。每年全国政协有数千份提案需要处理,要在每件提案上都倾尽全力既不现实,也不科学。建议全国政协以重点提案、摘报提案为核心,集中力量,重点关注,全面跟进,组织开展相关调研、座谈等活动,主动配合承办单位提供相关素材,力促提案的建议得到重视和采纳。

  3.进一步完善提案工作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是调动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2009年我会在全国工商联系统开展了优秀调研成果评选活动,有23篇提案获奖,占优秀调研成果的40%。从机关部门、直属行业商会和地方工商联的反映看,此次评选起到了总结成绩、交流经验和激励工作的目的,在2010年团体提案准备工作中,各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和提供稿件的质量明显提高。建议全国政协每年度也开展优秀提案评选表彰活动,建立提案工作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