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时政要闻
时政要闻
法国:期待中国投资
法国:期待中国投资

 本网站讯,法国政府投资部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戴维访问中国时坦言:“中国企业去法国投资的太少!”自此,他开始在中国展开频繁的商务会面。

为提升“综合吸引力”,法国积极探索经济改革,并于同年推出了“国家投资计划”。一系列措施之后,招商引资情况是否出现好转?中法经贸进展如何?带着这些疑问,《经济》记者专访了法国政府投资部首席代表、投资参赞孔士嘉(Pascal GONDRAND),共同探寻未来的国家投资之道。

经济政策转型 招商引资初显成效

“投资是法国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核心措施,是保持竞争力并为其未来积蓄力量的支撑性措施。”孔士嘉告诉记者。2010年,集合高等教育和培训、研究、中小企业和工业部门、可持续发展和数字经济共五大领域在内的“国家投资计划”应运而出,旨在通过对创造高附加值和就业机会的行业进行投资,促进法国未来的发展,斥资总额达350亿欧元。

孔士嘉说:“该政策的实施旨在提高企业的研发和竞争能力,吸引国内外投资。2010年,法国吸收投资项目总量782个,创下自1993年来的最高水平,成果丰硕。”然而,受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各国吸引外资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2011年,法国吸收国内外投资项目总量有所下滑。根据法国政府投资部提供的《2011可创造就业机会的外国投资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1年,法国吸收投资项目698个,相比2010年下降了11%,其中,中国2011年在法投资项目17项,相比2010年下降超过40%。

针对这一现象,孔士嘉表示,虽然中国企业赴法投资的数量增幅有所下降,但投资规模和发展现状均十分良好,涉足的领域也愈加宽广。《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仅中国大陆赴法投资的企业就为该国创造了逾7000个就业机会。在法开展投资项目的企业包括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洛阳一拖集团、中国工商银行等,孔士嘉以在法国投资规模最大的中国大陆企业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的子公司)为例进行了说明。他说,“中国蓝星集团,在扩大自身市场的同时,也为当地创造了超过2000个就业机会。”除化工领域外,海洋业的中远集团、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工业中的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业的联想中国,重工业中的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均在法国展开投资。

在孔士嘉看来,作为法国的第十大投资国,中国正不断向世界彰显其活跃的投资者身份。投资数量的增加与领域的扩大是中国企业加大赴法国投资量变的体现,而正确的项目决策、专业的团队支持等质变因素,才是成为投资增长的核心。

未来 更多领域期待合作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欧洲所副研究员姚铃曾指出,中法经济本身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法国在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产品制造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中国在市场、劳动力、投资便利化等方面仍有比较优势。较强的经济互补性,从根本上为中法经贸合作的广阔前景提供了基石。

对此,孔士嘉表示,作为世界第五大和欧洲第二大经济体,法国拥有相对宽松的投资市场,是通往欧元区的门户,是孕育创新产业的摇篮。

一个国家的经济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程度和能力。2008年,法国政府完成了对法国研发税收抵免的重大改革,改进了针对外国公司的条款,并简化了相关手续。遍及法国的71处创新研发产业园区,吸引了512家外国集团来此筑巢(约占总数的10%),企业在享受大量资金支持的同时,还拥有税收抵免和减免的优惠政策支持。

法国不仅是全球研发领域中最具活力的国家之一,更是践行绿色经济发展的国家。2007年,法国发起空前的“Grenelle”环境圆桌会谈,围绕“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并管理生物多样性及自然环境、促进可持续增长、建立对环境负责的民主制度”四大主题进行积极探讨。

“绿色新政”的实施掀起了涵盖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新型汽车和城市设计等领域的投资热潮。过去的四年里,法国“绿色市场”蓬勃兴起。为培育可持续发展产业,法国“国家投资计划”已分配了51亿欧元用于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能源,资助可再生能源、城市设计、住房翻新、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管理等领域发展。“我们十分希望中国企业能够加入到我国的绿色经济建设中来。”孔士嘉说。

来华五年的孔士嘉参赞曾辗转于北上广三地,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飞跃式的发展速度,以及中国企业发展更加均衡的现实。同时,成熟的投资理念、专业的经营团队又成为中国企业成功向外投资的核心因素。孔士嘉表示,“未来,来法投资的各国企业会更加均衡,这将为企业间进行交流与合作提供有利土壤。虽然目前市场增幅空间有限,但仍希望在新能源、汽车制造以及技术制造业等领域迎来更多合作,我也坚信中法的机遇与合作会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