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时政要闻
当前扩大投资应重在调结构
| |||||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下滑明显,温家宝总理近期提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从各级政府稳增长的手段看,扩大投资仍是政策首选。 一、应将扩大投资与调整投资结构和提高投资效果有机结合 加入WTO以来,我国出口依赖不断上升,把我国带入了外贸顺差过大、外汇储备过多、流动性过剩、国际贸易纠纷频发的不可持续状态。2008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进一步警示我们这条道路的危险性,要求我们必须寻找新的平衡路径,这就是通过扩大国内需求来填补外需下降造成的缺口。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世界经济普遍走弱、外需萎缩、出口受阻、国内消费无法简单提升的困难局面,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宏观调控只有扩大投资一种选择。尽管我国投资率已然很高,由于有高储蓄率做保障,利用高储蓄的有利条件扩大投资规模仍有条件,在可预见的未来,投资都将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从当前情况看,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体制、提高投资效率,比扩大投资规模更重要,必须将二者有机结合。 二、投资结构失调投资效果系数低下原因分析 一是在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投资较之第一、第二产业所占比例仍然很低,这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产业升级转型的大方向不匹配。 二是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一方面现有固定资产设备利用率不高,大量工业资本设备陈旧落后,且闲置率过高,说明投资的有效性不够。 三是过分重视硬件设备投资,轻视教育和科研开发投资,使我国技术和人才跟不上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要求。 四是过于重视投资的需求属性,轻视投资的生产属性,对投资的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造成固定资产投资的空间、产业布局不合理,同时,由于过于重视投资的需求属性,为了保GDP增速,急功近利,加大了投资的盲目性,造成投资综合效益低下。 五是投资主体的投资职能定位尚不清晰,政府性投资过多地参与到了经营性建设领域,垄断性行业改革的进展不大。 三、投资结构调整要求必须降低经济增速 目前中国经济表现出的问题,不仅是周期性的,更是结构性的。过去30年内,我国是世界上投资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制造业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远高于其他行业,但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生产、加工领域的末端,产品技术含量虽高,但生产的技术含量不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够大,存在投资高增长、低效率的现象。这是我国产业升级缓慢的重要原因。当发达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后,我国这种投资方式和投资结构的不可持续性已开始制约我国经济增长,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使我国的竞争优势逐步丧失,必须加快调整投资结构,转变原有增长方式,而这种调整和转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不付出代价。 由于凯恩斯需求决定论的片面性和投资刺激经济的短期有效性,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使全社会形成了投资依赖,而当投资成为社会总需求的主要成分时,投资方向也就必然向投资品行业倾斜,为投资而投资,导致投资品行业的自我循环和投资结构的重型化。要改变这种局面,切实调整经济结构和投资结构,降低经济增长目标就成为必要条件和必然要求。 四、扩大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建议 1、落实政策,促进民间投资增长。 2、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3、加大民生投资力度。 4、兼顾投资结构调整和资产存量优化。 5、加快制度建设步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