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6月1日起,银行间外汇市场又将新添日元这个人民币直接交易币种。但这不是简单增加一个币种的问题。业界普遍认为,通过直接交易,对企业减少汇兑风险,做大中日以及东亚地区贸易,进而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两步并一步”降汇兑风险
从微观层面来说,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对中日双边企业最直接的益处在于减少汇兑损失。
目前,在对多种别国货币交易中,我国仅有人民币对美元的直接交易。人民币对其他币种的交易方式均是以美元为中介进行。人民币对其他货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方式,也均采用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以及美元对该币种汇率套算形成。换言之,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交易都要“借道”美元进行,包括对欧元、日元和澳元,人民币都要先换美元,再用美元换日元或其他货币。这一间接交易方式不易形成真实的汇率价格,同时也容易因美元汇率的波动而给双边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汇兑损失。
最明显的例证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元的汇率波动幅度之大有目共睹。这种不确定性给东亚地区贸易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直接兑换实际就是“两步并一步”,减少了中间的汇兑成本和可能面临的汇率风险。
助推中国扩大贸易体量
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并非完全自由兑换,而是作用于贸易领域。这对于扩大中国对外贸易,推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都是一种积极因素。
目前日本是除欧盟、美国、东盟外我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在目前欧元区经济低迷和欧元前景不明的背景下,实现人民币与日元的直接交易,更有利于两国的双边经贸往来。
在经济总量上,中日韩已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0%、亚洲经济总量的70%,可与北美、欧洲比肩成为世界三大经济圈。日前举行的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发布重要消息,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将于年内正式启动。而建立自由贸易区的一大金融条件就是金融合作,货币可以直接交易是前提。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使东亚最大经济体之间摆脱“美元依赖”的同时,也将使我国逐步摆脱外贸的“欧美依赖”。日前举行的复旦高端金融圆桌会议曾对东亚金融合作进行过探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表示,货币直接交易,扩大贸易,就是东亚金融合作的意义之一。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
通过贸易使人民币走出去,首先成为结算货币,这一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通道。日元是除美元、欧元外国际主流的结算货币,而人民币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结算货币。人民币与日元的“强强联合”,使得这条通路更加宽阔。
人民币“直面”日元之前,中日贸易有60%通过美元结算。而在贸易中用本币结算,免除汇兑风险,本地商业银行更有“钱”途,积极性也会更高。因此,人民币直接交易日元,会使银行推动企业使用人民币或者日元结算,这能够提高日元和人民币在中日贸易中的市场份额。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认为,直接交易后,有望为两国银行业提供更大的自由度,鼓励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推动更多地选择日元或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
更进一步,境外的人民币持有者需要更多的人民币产品进行投资。人民币和日元直接交易形成市场汇率,这价格基础使人民币海外债券大量发行成为可能。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斌进一步表示,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意味着在交易过程中,人民币正在逐步走进国际货币市场。
(来源:解放日报)
